www.tap2world.com Open in urlscan Pro
119.8.247.22  Public Scan

URL: https://www.tap2world.com/tc/bayarea/20230517/news4045489.html
Submission: On August 03 via api from HK — Scanned from DE

Form analysis 0 forms found in the DOM

Text Content

點知天下

 * 首頁
 * 港聞
 * 大灣區
 * 食買玩
 * 中國
 * 財經
 * 教育
 * 娛樂
 * 國際
 * 文化
 * 旅遊
 * 健康

下載APP
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粵港澳大灣區,精彩「9+2」
05月17日 01:20      中國江門網

廣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惠州

 



東莞

 



中山

 



江門

 



肇慶

 



香港

 



澳門

 



港珠澳大橋。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廣東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爲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擺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爲主陣地,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爲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放眼粵港澳大灣區,2個特別行政區及珠三角9市各有特色,各有優勢。幾年來,大灣區推動錯位發展、深化相互合作,共同建設世界級城市羣,以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這片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8000多萬的熱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果,已成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的縮影。透過粵港澳大灣區,世界正看見一個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國。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隨着大灣區進一步融合發展邁向國際一流灣區,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爲更多人驕傲而閃亮的名片!今天,2023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將舉辦粵港澳大灣區「9+2」推介會,讓我們一起走進粵港澳大灣區,欣賞「9+2」城市的獨特魅力。

    撰文/黎禹君 江軒

    供圖/新華社 大會組委會  

    《中山日報》 郭永樂 曾遙

    廣州

    穗港澳產業 協同發展更加緊密

    作爲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域,廣州享有「千年商都」美譽,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是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商業城市。近年來,廣州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推動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南沙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去年以來,南沙港澳居民個稅優惠政策、企業享受15%所得稅優惠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延長虧損結轉年限政策落地實施,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落戶等標誌性事項基本落實,廣豐五線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2022年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增速(4.2%)位居廣州全市第一。

    在廣州,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效顯著,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掛牌成立;穗港澳產業協同發展更加緊密,率先獲批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服務業擴大開放等系列先行先試試點,爲廣州進一步深化對外產業合作創新奠定堅實基礎;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率先實施兩批72項與港澳規則銜接事項清單,推動大灣區一體化水平顯著提升。此外,廣州深入實施「五樂計劃」,落實港澳青年就業創業補貼、擔保貸款和貼息支持,多措並舉推動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建設加快推進。

    深圳

    接軌港澳的高標準營商環境 加速形成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深圳由一座邊陲小鎮迅速發展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成爲我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

    前海高水平開發開放邁入新階段,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接軌港澳的高標準營商環境加速形成,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成效顯著……近年來,深圳聚焦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主動謀劃、積極作爲,着力增強重要引擎功能,服務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科創方面,光明科學城建設提速,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二期)開工建設,精準醫學影像完成立項,具有高集中度、高顯示度的大科學裝置羣加快形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厚積成勢;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進一步加強。

    深圳積極推動與港澳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促進要素高效便捷流動。跨境投資貿易更加自由便利;推出「深港通註冊易」「深澳通註冊易」等服務,爲各類港澳台企業拓展大灣區市場提供有力支持;金融雙向開放不斷擴大,ETF納入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截至2022年底,跨境人民幣收付規模達3.25萬億元,「深港通」累計交易金額近58.8萬億元。

    珠海

    全力打造 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

    在環珠江口100公里的「黃金內灣」之上,有一顆「明珠」鑲嵌在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岸,長達55公里、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猶如一條飄逸的綢帶,將它與香港、澳門緊緊連接在一起——這就是珠海,中國內地唯一與港澳同時陸路相連的城市。作爲珠三角海洋麪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珠海素有「百島之市」美譽。

    近年來,珠海充分發揮「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政策利好,爲大灣區融合發展提供新的更大空間,全力打造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珠海以港珠澳大橋爲龍頭,以港口、機場、高速、鐵路、口岸爲支撐,打造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格局。其中,珠海港貨物年吞吐量跨越億噸,黃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連接線、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珠江肇高鐵、南中珠城際軌道等「海陸空鐵」重大工程加快推進。2022年,珠海已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係,近5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珠海投資興業,外貿進出口總額達3300億元,躋身全國外貿百強城市前5位。

    珠海擁有上市企業近5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2300家,人才總量超85萬。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10所高校在珠海建立了分校或校區,在校大學生超過14萬名。可持續發展指標連續三年排名全國第一,科技創新發展指數連續三年居中國地級市第二。

    佛山

    由製造向「智造」加快轉型 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

    佛山素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世界美食之都、粵劇之鄉等美譽。

    這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佛山全力爭當傳承嶺南廣府文脈領頭羊,創新推動粵劇、陶瓷、功夫、龍獅、美食等文化元素煥發新魅力,深入推進世界功夫之城、世界美食之都建設。

    這是一座實體經濟發達、民營經濟活躍的城市。佛山市場主體達132.2萬戶,涌現出一大批民營骨幹企業和細分行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8家企業入選「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美的、碧桂園2家千億級企業躋身「世界500強」。

    這是一座由製造向「智造」加快轉型的城市。佛山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700家,居全國前列。擁有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445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29家,組建季華實驗室、佛山仙湖實驗室等一批科技平台載體。

    近年來,佛山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突出自身在大灣區中承東啓西的區位特點、製造業基礎雄厚的產業優勢、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特質、嶺南廣府文化的深厚底蘊、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環境,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持續深化經濟社會各領域合作,助力大灣區建設不斷向前邁進。在積極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高質量推進製造業當家、大力發展應用型科學技術、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便利港澳居民在佛山居住發展等方面,取得明顯質效。

    惠州

    集聚資源要素 持之以恆發展實體經濟

    「山好水好空氣好、城美景美人更美」是惠州這座城市的鮮明底色。這是一座環境優美的生態麗城,集江、湖、海、泉、瀑、林、山、島於一體,自古就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稱。

    近年來,惠州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體系協同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集聚各類資源要素,持之以恆發展實體經濟。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2%,工業投資增長42.1%,持續保持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

    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硬實力」,全力打造大灣區的「智造高地」。惠州堅持製造業當家,集中力量加快建設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羣,推動生命健康產業集羣長足發展,2021年跨入「萬億工業大市」行列。

    加快建設資源要素「強磁場」,全力打造大灣區的「投資旺地」。惠州當前正在做強做優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高質量建設7個千億級園區、3個片區省級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形成梯次配套、各具特色的園區體系。

    不斷優化宜居宜業「軟環境」,全力打造大灣區的「惠民福地」。惠州持續推動政務服務從方便行政管理,轉向方便羣衆和企業辦事,讓廣大企業時刻感受到貼心服務。

    東莞

    全力打造大灣區 先進製造城市

    東莞位於廣州和深圳兩大一線城市之間,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近年來,東莞搶抓「雙區」和「黃金內灣」等重大機遇,聚焦「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城市特色,舉全市之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力打造特色鮮明、具有競爭力的大灣區先進製造城市。

    東莞市科技創新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前20。松山湖科學城被納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全球第四台、中國首台散裂中子源,集聚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華爲終端總部、國際機器人基地等重大創新平台和科技龍頭企業。

    近年來,東莞構建了以先進製造業爲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規劃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現有工業企業超過20萬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3萬家,數量居全國第二;90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省第三),形成萬億級電子信息集羣、5000億級裝備製造集羣及新材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三大千億集羣。

    珠三角的城際軌道在東莞交匯,到深圳是16分鐘,到廣州南站也是16分鐘,到香港是30分鐘,交通十分便捷。精心打造「香港—東莞國際空港中心」,從港莞「雙安檢」模式簡化到東莞「單安檢」模式,爲全國首例香港空運安檢前置到內地的項目。先後實施「灣區社保服務通」、境外高端緊缺人才所得稅財政補貼辦法,第一批補貼超1億元。

    中山

    加速融入 「軌道上的大灣區」

    中山是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於1988年升格爲地級市。

    中山因改革開放而發展,書寫了廣東「四小虎」佳話,當前正舉全市之力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推進與深圳等珠江口東岸城市在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規劃等六個方面一體化融合發展。

    中山市高能級定位、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翠亨新區,將其打造成爲面向未來的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區、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此外,中山製造業基礎紮實,民營經濟活躍,擁有38個國家級產業基地、18個省級科技專業鎮,形成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白色家電等3個幹億級產業集羣,建成3個省級大數據產業園,成功培育百億級產業集羣7個,燈飾光源等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60%。

    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深中通道主體工程正加快建設,建成通車後中山至深圳的車程將由2小時縮短到30分鐘。爲加速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中山開工建設南中城際,加快建設深江鐵路中山段,改造提升中山站、中山北站,開展廣中珠澳高鐵、深中城際前期工作。實現與珠三角主要城市半小時通勤、港澳1小時互達、粵西地區2小時交通聯繫。

    中山還是一座宜居之城,於1997年榮獲聯合國人居獎。

    江門

    堅持製造業當家 深入實施「六大工程」

    江門地處珠江口西岸,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中國著名僑鄉、海內外華僑華人觀察廣東乃至中國的重要窗口。

    江門心懷「國之大者」,肩負起國家和省賦予的使命任務,深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設重大機遇,找準工作突破口,謀劃建設江門大廣海灣粵港澳合作高質量發展國家級平台,與深圳共建深江經濟合作區,高標準規劃建設港澳科教產業濱海新城,高質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近年來,江門全面加快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比如加快深江鐵路建設、深化研究深江鐵路南延線,推動45分鐘連接深圳都市圈。在大力強化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江門「軟聯通」領域也在不斷髮展,經濟要素流動日益順暢,產業融合、科創融合、人才融合、便民惠民服務更加深入廣泛。

    江門是大灣區具備超100平方公里可連片開發土地的城市,正加快建設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輪佈局面積最大的大型產業集聚區。當前,江門全市上下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任務,堅持實體經濟爲本、製造業當家,堅定推進、優化提升「科技引領、工業振興、園區再造、港澳融合、僑都賦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打造全省新一輪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主力軍主戰場,經濟發展保持向上向好態勢。

    肇慶

    充分發揮「價值窪地」效應 打造大灣區城市功能「疏解區」

    肇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山、湖、城、江融爲一體,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肇慶擁有大型產業集聚區、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等國家級、省級重大平台,產業成鏈,園區成熟,擁有萬畝連片產業用地,是發展的價值窪地。一方面,主動參與大灣區產業鏈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另一方面,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着力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重要承載地、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地。這其中,肇慶持續強化與廣深港澳協同創新,科技創新「八大工程」深入推進,肇慶高新區被認定爲國家火炬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基地,獲批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西江實驗室建設走在第三批省實驗室前列,華爲(肇慶)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落地建設。

    近年來,肇慶大力發展文旅、體育、康養、休閒等幸福產業,深度參與人文灣區、休閒灣區、健康灣區建設,建設優質生活圈,打造大灣區城市功能「疏解區」。打造新的城市功能區,實施支持新區發展系列政策,積極謀劃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肇慶)示範區建設,對港澳要素資源的吸引力和對居住生活的配套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同時,築牢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生態屏障,全面完成能耗雙控目標,空氣、水質量狀況在全國重點城市中排名均居前20位。

    香港

    做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 和國際大循環的「促成者」

    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729萬人口匯聚世界各地人士,展現中西文化薈萃的獨特風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切入點,它讓香港積極成爲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大循環的「促成者」,爲香港經濟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

    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人才。香港亦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香港與其他灣區城市優勢互補,緊密合作,共同推進大灣區建設,不但爲香港尋找在經濟、社會和民生等各方面的機遇、爲香港市民在生活及就業方面帶來更多選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還可透過香港的國際網絡和關係協助大灣區走向世界,充分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

    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也是主要的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提供全方位國際認可服務,包括銀行、融資投資、保險、資產及財富管理,以及離岸人民幣業務。香港奉行普通法制度,法治穩健,司法獨立,可作爲「交易促成者」及「爭議解決者」,以及成爲大灣區內的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此外,香港提供全方位成熟的商業服務,包括市場策劃、會計、項目管理及風險管理、物流、供應鏈管理及海事方面的專業服務。

    澳門

    搭建多國交流平台 參與國家發展大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澳門在大灣區的定位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打造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多年來,澳門根據「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發展定位不斷邁步向前。

    澳門有着獨特的歷史背景,和諧共融的社會文化底蘊。澳門在「一國兩制」下具備多方面的獨特優勢:國際自由港、單獨關稅區、對外開放程度高及實行低稅制;與大灣區內9個城市、葡語國家聯繫密切。

    同時,澳門有着雄厚的僑界力量,多國歸僑在澳門生活,以他們爲橋樑,憑藉其網絡,有利澳門搭建與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多國交流平台,這都是參與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支撐。

    大灣區建設需要多元文化碰撞。澳門中西文化匯聚,不同文化紮根於此,並在良好土壤上得以長足發展,更被賦予打造爲「一基地」的重要定位,有更好條件與大灣區成員進一步加大文化和旅遊合作。

    隨着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的主要政策相繼落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迎來提質發展。澳門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爲重要切入點參與到大灣區建設中,在多方優勢下,澳門的機遇不再侷限於30多平方公里,發展前景廣闊,優勢更突出,潛力更巨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遵循以下 《隱私權政策》
大灣區


相關新聞


 * 習近平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高質量發展示範地
   
   大公網 04月13日 13:48


 * 林濤代表:爲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貢獻河源力量
   
   大洋網 2022年10月23日 07:04


 * 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新論)
   
   人民網 2022年07月22日 00:52


 * 王欽敏: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人民網 2022年12月29日 06:38


 * 灣區「智」高點!粵港澳大灣區發力打造教育高地
   
   深圳新聞網 2022年07月29日 03:14


推薦新聞


 * 南方網評: 潮流文化,玩轉Z世代新消費市場
   
   大洋網 08月03日 04:44


 * 廣東深圳:打造全鏈條司法行政服務機制,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圳新聞網 08月03日 04:13


 * 央視記者深圳採訪手記 | 街頭琴聲緩緩,尋找生活的溫暖
   
   深圳新聞網 08月03日 04:04


 * 廣東首次在省層面召開見義勇爲英模表彰大會 爲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豐潤道德滋養
   
   南方網 08月03日 03:59


 * 今日評 | 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
   
   大洋網 08月03日 03:59

Ctrl+D 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籤,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點知天下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遵循以下《隱私權政策》
開啟點知天下APP